English

不能忘怀的历史

1999-06-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是首批中国人抵达秘鲁150周年,旅秘华侨和华裔将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并特为此成立了以华侨组织“通惠总局”和“秘华协会”为主体的两个纪念活动筹委会。目前纪念活动已在秘鲁陆续展开,并将于10月份达到高潮。

谈及为何如此隆重纪念“华人抵秘”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我国驻秘鲁大使任景玉说:“首先,对150年前的华人抵秘这段历史,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但一个半世纪以来华人给秘鲁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和为其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正视历史,以增进中秘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彼此的友谊。”

25年的华工贸易

1849年11月17日,为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秘鲁议会通过了保护外国移民的法令,规定每引进一名垦植者(10岁至40岁),引进人可得30比索的奖金。多·埃利亚斯和利马商人胡·罗德里格斯被授予为期4年的进口苦力特许权,成为最早向秘鲁引进华工的人。

当年,第一批70名华工苦力乘丹麦船“费·威尔赫姆号”抵达秘鲁的卡亚俄港,同时也开创了此后几乎延续了25年之久的华工苦力贸易。至1874年7月2日秘鲁“罗拉号”运载的369名华工经95天从澳门抵达卡亚俄,秘鲁大种植园主们强制性地(偷偷地)从葡萄牙殖民地澳门贩运了约10万华人苦力到秘鲁。

1874年,秘鲁外交部长阿圭罗在致议会备忘录中谈到,澳门—卡亚俄之间的苦力贸易是野蛮的,是对中国的蔑视。

华工的血泪史

这些华工来到秘鲁的时候,都签订了为期8年的契约,但实际上由于种植园主惯于不守信用,契约成了无用的废纸。对于大种植园主们来说,秘鲁就像维纳斯塑像一样:有一个美丽的身躯,但没有胳臂(指缺少干活的),他们就是要用各种方式占有华工的劳动成果。而秘鲁对于华工来说,则是一座地狱,他们在这里流尽了血和汗,秘鲁沿海的任何一块土地上都至少有一座华人的墓冢。

值得说明的是,上个世纪中叶,由于鸟粪开采所获得的利益使秘鲁有了一个壮大的资产阶级,并开始了资本主义化的激烈过程,一些新经济领域的开辟,造成了对劳工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秘鲁的旧奴隶制关系被废除,适应社会变化的次奴隶制应运而生。来自中国的所有劳工都被迫处于这种次奴隶状态之下。他们绝大多数都在沿海的甘蔗和棉花种植园里干活,还有一些人初期曾在鸟粪岛上干活,后来便在铁路的建筑工地上充当苦工和小贩。

1853年,秘鲁政府的一个调查团报告:在鸟粪岛上的华工每天都遭到鞭打,每天都有人自杀。最多的一次,有60名华工逃出警戒线,跳崖自尽。

1870年4月20日,秘鲁圣达省副省长萨穆迪奥上校提出了一份视察该省种植园的调查报告。其中圣弗朗西斯科种植园的26名华工诉苦说,他们受到残酷的待遇,而且不少同伴被折磨致死。但种植园主则向调查团解释,他们那样做是为了防止华工自杀。

那时,中国血统的居民大多集中在种植园、田庄或村落,只有一小部分人立足于沿海的小城镇,他们是在另一种条件下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并已获得自由的华人。这其中包括在云雾浓重的寒冷早晨零售热水的华人;拣拾抛在街头的烟蒂,然后送加工厂重新做成香烟的华人;还有那些赶着骡车在贫民区挨家逐户掏粪,再把粪肥施到田里的华人。这就是当时被当地人称为“什役”的中国人。有一首诗曾这样写道:“(华工)还为平民服役,你曾听说,从事任何工作,他们都尽心尽意。——我们国人在想着什么,——雇有华工该多么神气。”

秘鲁华裔现状

经过150年、几代华人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在秘鲁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权利,成为该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鲁驻华使馆的胡·塔马约对记者说:“秘鲁是拉丁美洲中华人最多的国家。目前秘鲁的华人和华侨共有6.7万,华裔达120万,占秘鲁总人口的5%。上至部长会议主席、议会议员,下至普通的餐馆老板,华人已介入秘鲁社会的各个领域。由于华人勤劳纯朴、与人为善、易于相处,因而与各阶层的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已深深融入这一大家庭之中。”

据了解,这次华人抵秘1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图片实物展览、集会座谈、翻修华人街区、修建中国公园等内容,以期全面展现秘鲁华人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历程。庆典筹委会名誉主席——秘鲁部长会议主席许会表示,我们纪念第一批华人抵秘,不仅仅是让人们记住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把华人勤恳朴实、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同时也将激励全体华人为侨团事业、为建设秘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